网站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微生物肥料成为农资领域下一个风口?!
更新时间:2017-08-21 点击次数:3511
  
  近年来,由于复种指数高、肥药用量大、灌溉不合理等因素的累积效应,使我国的土壤问题日益凸显,严重影响到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以及农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通过合理的调节解决土壤危机,还农民一片绿色土壤,给消费者提供优质农产品成为农资从业者的重要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科研院所和肥料企业将目光对准了微生物肥料,它在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植物抗病虫害和抗旱能力、修复土壤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功效。同时,土地有机质提升计划、化肥零增长方案、“土十条”等政策相继发布,明确指出要加大力度促进微生物在农业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微生物肥料将迎来发展黄金期,但能否成为农资领域下一个风口?近日,记者就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相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 


  种地先要养地 


  微生物肥料成为修复土壤关键 


  新型微生物肥料是由一种或数种有益微生物活细胞制备而成的肥料。农业上现在应用的微生物菌剂是将微生物和基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且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抗逆性,故称微生物肥料,主要包括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细菌剂、抗生菌剂、复合菌剂等。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靠它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完成。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群与土壤中原有的有益微生物共同形成优势菌群,促进土壤生态系统中碳、氮、氧等元素的良性循环,从而修复土壤生态环境系统,使生态系统达到稳定的平衡,对作物增产和调控植株的生长,改善品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北京航天恒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海明博士告诉记者,微生物肥料是活体肥料,它的作用主要靠含有的大量有益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来实现,与化学肥料中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多少为标准的概念不同,微生物肥料是以有益微生物的种类多少、生命活动是否旺盛等作为其发挥有效性的基础,只有保持这些有益微生物处于旺盛的繁殖和新陈代谢的情况下,物质转化和有益代谢产物才能不断形成。正因为微生物肥料是活制剂,所以其肥效与活菌数量、代谢是否正常以及所处环境密切相关,包括温度、酸碱度、营养条件及土壤中菌种间的排斥作用都有一定影响。 


  “微生物肥料的功能特点与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相吻合,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主任李俊表示,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肥用量方面大有作为。微生物肥料品种丰富,应用范围广,现在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目前,微生物肥料产品涉及微生物功能菌剂、生物有机肥、复合微生物肥料三大类,使用的菌种数量超过150种。根据微生物肥料生产的标准(NY/T1847-210),李俊总结了微生物肥料的六大功效:一是提供或活化养分的功能;二是产生促进作物生长活性物质的能力;三是促进有机物料腐熟功能;四是改善农产品品种功能;五是增强作物抗逆性;六是改良和修复土壤功能。 


  综上所述,种地必须先养地。作物长不好的原因是作物的根不好,作物的根不好是因为土不好,土不好是因为土壤里缺乏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所以解决当前土壤生态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当务之急是在土壤中使用优质微生物菌剂,把土壤养活。 


  唤醒土壤活力 


  实际上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发展在我国已有70多年的历史,从根瘤菌剂到细菌肥料再到微生物肥料,从名称上的演变表明了我国生物肥料逐步发展的历程。初步统计,我国目前涉及到生物肥料范围的企业有1000多家,产品由较早的单一菌剂发展成为不同的菌剂与有机、无机复合肥相结合的技术含量高、效果显着、一肥多用的微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凭借在基层农业生产中的良好效果,正成为农资市场争相追逐的产品之一。同时,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开始关注土壤健康问题,希望通过微生物肥料中微生物来增加土壤的活性,进而起到改良土壤、提高作物品质的作用。 


  标准亟待完善提门槛 


  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我国生物肥料产业近10年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近几年在政策多重利好下,更是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发展。此前有业内人士分析,生物肥料用量只占化肥的1/200,如果能达到3/100,就能实现减少50万吨化肥用量、粮食增产100亿公斤的直观效果,这还不包括减少农民投入、减少环境污染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此,李俊表示,生物肥料的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就目前的规划来看,未来的5年生物肥料在全部肥料的投入占比要达到10%以上,未来的10年应达到20%-30%。但李俊也强调,目前生物肥料产业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研究力量薄弱、缺乏创新人才、产业技术落后,且产品市场良莠不齐,尤其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真正引领产业快速发展。 


  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国内几家龙头企业的产品标准要远远高于国家标准。据了解,农用微生物菌剂的主要技术指标是:有效活菌数(cfu),亿/g(mL) ≥2.0(颗粒≥1.0);其中复合菌剂,每一种有效菌的数量不得少于0.01亿/g(mL)。肥料中有多少菌数不重要,关键是有多少活的菌种,通过代谢物这一指标就能真正反映出有多少活的菌种。目前企业执行的标准突出代谢物的多少,也建议国家执行的标准也能加以改进,将这一指标列入其中。 


  在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肥料登记行政审批制度也将进行改革。目前正处过渡阶段,相关部门正抓紧对《登记管理办法》、《资料要求》进行修订。新的审批制度实施后,将大幅缩减登记审批流程的用时,一般产品1?2月内便可完成临时登记,新技术产品(土壤修复菌剂等)则需要通过会议技术审评;资料审查更加严格,资料要求更加规范;强化事后监督检查,加大登记后的抽查力度;微生物肥料把关更加严格,对于菌株进行编码,具备一致性和可追溯性。微生物肥料提交的菌种毒理学报告、菌种鉴定报告、田间试验报告等资料需由具备资质的权威机构出具。总之,生物肥料产业的发展顺应了我国“减肥减药”“化肥零增长”“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农业”等新形势,“十三五”期间仍将以1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预计到“十三五”结束时,年总产量将比现在翻一番,达到 3000 万吨左右。近两年,国家从立项、资金等方面给予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大力支持,但是整体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从上到下共同努力,加大人才培养、基础设施投入等,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才能给产业带来革命性发展,这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产学研推共同努力。 


  微生物肥料将成为农资领域下一个风口,这并不仅仅是预言,而正在成为事实,一些肥料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和实践了!